24小时空降全国约一对一游客登录_全国空降同城微信_全国可约可空降联系方式

?

莫以追求零信访去管理信访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5-07-08  浏览次数:157017
核心提示:清廉网调研(傅東 支伟):纠正偏差!中央明确:零信访不得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“硬杠杠”2022年信访工作条例实施时,一些地区将“零信访”或“低信访量”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与能力的核心甚至唯一标准,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。表面上看,这是在追求社会稳

清廉网调研(傅東  支伟  孟庆伟):

纠正偏差!中央明确:零信访不得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“硬杠杠”

2022年信访工作条例实施时,一些地区将“零信访”或“低信访量”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与能力的核心甚至唯一标准,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。表面上看,这是在追求社会稳定,但实际上却可能隐藏矛盾、偏离法治,甚至催生新的问题。

中央有关部门近日重申,必须科学、客观、全面地评估干部的工作表现,绝不能将“零信访”作为衡量领导干部的硬性指标。单一追求“零信访”的弊端不容小觑!

经过调研发现,将“零信访”作为硬性考核指标,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带来以下负面效应:

矛盾处理变形:一些基层单位为了达成“零信访”的目标,可能会采取非常规手段,如“拦卡堵截”,以阻止群众正常反映诉求,或将主要精力放在应急处理上,而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导致小问题累积成大问题。

数据失实造假:在考核压力下,可能会出现信访信息被隐瞒或漏报的情况,甚至要求信访者“被息访”,这会掩盖真实的社情民意,影响上级的正确决策。

懒政怠政现象:部分干部为避免触碰到“红线”,可能会选择回避矛盾,推诿责任,对于理应解决的合理诉求也采取消极态度,这既损害了群众的利益,又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。

中央精神一贯坚持,科学考核是核心根据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《信访工作条例》规定,明确指出“不得以信访数量、信访排名等作为考核依据”。这一规定直接指出了以信访数量为唯一考核标准的误区,并明确要求树立正确的导向。考核的核心应当是领导干部是否依法依规、及时有效地处理群众的合理诉求,是否真正推动了问题的解决和预防,是否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。

压实责任更需科学评价,推动问题源头治理纠正“零信访”考核偏差,并非是削弱干部的责任。相反,它要求构建一个更加科学、精准的考核评价体系:

关注问题解决:重点考察领导干部在解决信访问题上的能力和效果,确保“件件有回音、事事有着落”。

强调源头预防:将考核重点前移,关注领导干部在科学决策、风险评估、矛盾排查预警、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实际成效,从根本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。

依法规范操作:考核是否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处理信访事项,程序是否规范,结果是否公正。

重视群众满意度:将信访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的重要参考,充分体现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工作导向。

专家呼吁:回归法治与治理的本质“中央多次强调不得以‘零信访’考核干部,这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。”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治理研究室专家指出,“这是推动领导干部将精力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、提升治理能力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,回归信访制度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初心,回归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的正轨。科学考核是工作的指挥棒,必须用好,以确保责任的压实、工作的推进、民众的福祉。”

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、集中民智、维护民利、凝聚民心的重要渠道。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是激励担当作为、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。摒弃简单化的“零信访”考核,是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、规范化水平,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。

 
 
 

中华出版促进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主管,清廉编辑部主办

本网法律顾问 北京市京国律师事务所主任 马国华

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5-7181,国内统一刊号CN10-1152/D。 京ICP备20027670号-1
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人员查询 | 联系我们| 链接

版权所有 清廉网 (c)2009-2020 清廉网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:知网

?